【日本極上美食之常磐海產特輯】04 食在安心?福島當地魚市現場直擊之磐城篇

東北 觀光 311 2020.11.13
傍海而生的福島磐城市,血液中本滲透著濃厚的海洋文化色彩,吃魚、釣魚亦本是當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。那年震災儘管一度打亂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,然而在這些年各界的努力之下,這座海之都依然充滿生命力。

血濃於水 磐城的魚與海

在這次的「日本極上美食之常磐海產特輯」中,我們有和大家介紹了,位於濱通南部的磐城市的概況。這座海濱城鎮,以恐龍等古化石、礦產及擁有「扶桑花女孩」的日本第一座溫泉渡假村聞名,更受惠於親潮與黑潮的交匯,讓所在的海域中能見到非常多樣且豐富的魚類,且能擁有非常豐富的漁獲量,造就其引以為傲的海洋漁業生態,提供從一般家庭料理到高級懷石料理,皆不遜色的海產。

2011年的311東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嘯及核外洩事故,確實大大改變了當地海民的生活及作業方式,卻無法斬斷磐城與海洋之間那血濃於水的連結。從一開始的全面禁海限制,到逐步透過科學檢測分析,階段性恢復海上捕魚作業。如今的磐城漁民和當地民眾捕魚、吃魚的生活現況究竟如何?就跟著JAPANKURU一起來看看。在深入當地魚市場和當地餐廳之前,作為他鄉旅人,我們第一站先帶大家到當地著名的「福島環境水族館 Aquamarine Fukushima」參觀,初步了解關於磐城的海洋生態概況。
  • 福島環境水族館 Aquamarine Fukushima。

福島環境水族館 Aquamarine Fukushima,是東北最大的水族設施,以「海洋及人與地球的未來」為主要概念,設計一系列基本展覽設施及季節展覽主題。在這水族館中,有個非常特別的倒V型「三角走廊」——被稱為「潮目之海」的空間。在這三角走廊兩邊的巨型水槽,分別展示來自黑潮和親潮兩處不同的海魚及海洋生物,以展示出福島沖寒暖流交匯的特別生態。在這裡同時能看到來自來黑潮之海的洄游魚類,以及擁有多種海藻、岩石、海鞘等特別且豐富多樣海洋生物的親潮水域。
  • 潮目之海的三角隧道。

震不垮沖不走的 是磐城人的韌性

  • 小名濱漁港。
傍海為生,對於磐城當地人來說,釣魚很多時候不僅是「興趣」或「娛樂」,而是賴以為生的志業,是家鄉發展的重要產業。畢竟位於世界三大漁場之一,福島的漁業無論在當地,還是日本國內,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而出自這片海域的海產們被稱為「常磐海產」,數十年來廣受日本國內的海產饕客及美食家們好評,更在東京豐洲市場(昔築地市場)有著非常高的評價,是極上食材的代表之一。

然而,2011年那場大地震重創了福島,而福島的漁業自然也逃不過此劫。震災至今已將近十年,想必各界都非常好奇福島目前現在究竟是什麼狀況,而愛吃也知道「常磐海產」美名的我們,自然以「食」為動力,前往拜訪磐城當地的漁港魚市、檢驗中心、當地餐廳和海產店,聽聽身在其中的當地人們,對於自己家鄉的「常磐海產」,抱著什麼樣的信念與看法。
  • 當年磐城的災後景象。
日本311大地震,對於遠在異國他鄉的人們來說,印象大多停留在新聞報導一遍又一遍播放的海嘯畫面、關於福島核電廠核事故的現狀,及東電公司的應對等。災後,福島成了日本聞名全世界的地方之一,但這名聲卻不怎麼美,而生存在濱通磐城市的人們,在遭受到失去家園,失去親友的沈痛打擊的同時,亦必須承擔關於核汙染所帶來的環境及食安隱憂,更被迫背負了全世界對「福島」二字的恐懼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,至今難以弭平。

震災震毀了建築,海嘯沖走了一些人們,震挫了「福島」的名聲,卻無法打倒當地人們。為了盡快恢復當地農漁業的發展,福島縣政府與在地居民同心協力,面對災後的現況採取相對應的一系列策略,包括提出農漁產品的安全檢驗措施。而當地漁業業者,更自發提高安全檢驗的合格標準,並每天對漁獲進行檢測。據當地機構的監測數據,由於海洋自體強大的淨化能力,福島的漁港、漁場的輻射含量基本上都已恢復正常水準。但磐城官民並沒有因此而鬆懈,放寬對安全檢查的標準等,不僅持續透過調查船,定期採樣海水、海泥及魚類來進行輻射檢測,當地漁業協會更堅持對每日上岸的漁獲進行採樣檢查。為了方便遠在他地他國的人們了解當地狀況,監測中心所監測檢測到的相關數據,亦全部公布在福島縣政府的官方網站上。

現場直擊 磐城漁港的早市

  • 沼之內漁港早市。

早上8點,我們來到位於磐城市主要漁港之一的沼之內漁港,來觀摩他們漁港早市的樣子。沼之內漁港的早市是8點半開始,而當地漁民們大多夜半凌晨出海,天亮之後才會陸陸續續帶著漁獲回港,而港邊也會有自家的工作人員待命,在新鮮的漁獲上岸後,大致簡單地分裝,等待早市開市後,各路買家到場挑選購買。這早市並未對一般民眾開放,到場買家大多是海產業者,他們在現場看中想要的魚貨後,會在專用的紙片上寫上價格,並丟入該魚貨籃中競標。另外,針對不同種魚類,各家漁船自然也有不同的漁法捕撈,例如針對生活在比較靠近海底的魚類時,會使用曳網類的漁網:針對洄游魚類,則會使用刺網等。
  • 沼之內漁港內,工作人員們在早市中整理新鮮漁獲。

  • 當天捕撈上岸的魚類,也必須每種類挑選抽樣進行檢測。

雖然說目前福島當地的漁業,僅僅恢復到震災前的1/3,但光看沼之內漁港早市中那琳瑯滿目的新鮮漁獲,從常見的人氣魚種到少見的高級魚種多達數十種,而過往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莫屬鰹魚了。不過,當地漁業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,其實近年因為溫室效應的關係,在這裡捕到的鰹魚數量越來越少了,但現場我們依然能見到各式各樣種類豐富的海產,像扁魚、伊勢蝦等盛在托盤或塑膠籃中,等待有緣人帶回。

而當所有的魚貨流入大眾市場之前,當日魚貨的抽樣檢測必須先完成,在確認當日上岸的漁獲的輻射含量並未超過漁業協會設定的、比日本法規更嚴格的檢測標準,才得以全面進入市場流通。我們這次早市觀摩的沼之內漁港,並沒有設檢驗中心,因而這裡漁獲採樣後,都會集中送到距離其南約幾十分鐘車程左右的小名濱漁港檢測。由於漁船每天捕到的魚種,都可能有些小變化,所以每天早上福島在地的漁港都會和小名濱漁港保持聯絡,並將當日需要檢測的樣品送到小名濱漁港檢測中心。即便有的魚種可能只捕撈到一條,它也會被作為樣本送出,而非直接進入市場。

近幾年,漁獲們被檢測出輻射含量,基本都在正常輻射量範圍內,只是每當偶爾會有個別魚類被檢測出輻射含量暴增,當日該種魚類將全數回收,不得流入市場。另一方面,漁業協會也會盡快將問題魚種抽樣送檢,麻煩擁有更精密儀器的官方檢測中心進一步檢驗。
  • 小名濱漁港的早市。

在先後走訪了沼之內漁港及小名濱漁港的早市後,我們再回到沼之內漁港,找到磐城漁業協會的副會長鈴木三則先生,和我們聊了一下當前磐城漁業的現況。出海回港,早市結束,終於結束漁人漫長一日的鈴木先生神情難掩疲倦,但聊起自己的工作,卻又神采飛揚起來。「在東京最大的豐洲市場(昔『築地市場』)裡,我們常磐海產的品質總被說是最好的,尤其是星鰻、扁魚、青眼魚,然後當然還有鰹魚。」

黝黑的皮膚,面上皺摺,那是太陽和海風刻劃的歲月痕跡,鈴木先生說起震災剛過後,家園受創不說,身邊也有不少好夥伴被帶走,磐城的漁業戰力大失。那場災難帶來的變化,確實讓磐城漁業士氣大傷,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,磐城的漁業必須振作,而這檢測機制便是第一步。「這些年,我們每天堅持檢測著捕撈上岸的魚,日本國內應該找不到其他比我們這兒更安全的海產吧,沒有誰的檢驗標準比我們更嚴格了。」說著重振之路,鈴木先生表示,除了輻射含量檢測之外,趁著這次機會磐城漁業協會亦重整結構規制,讓當地漁業得以能更加穩健地持續發展,而未來隨著漁獲量漸漸恢復,亦希望能朝著能與環境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,來發展當地漁業。

「所以,」鈴木先生這麼總結著,「常磐海產的魚真的都是很好的魚,我們在把這些魚提供給民眾之前,為確保它們的品質和安全正在很多方面努力中。」最後他咧出白花花的牙齒一笑:「請務必安心地吃吃看福島的魚吧!」海風徐徐吹,陽光下他的笑容和話語顯得格外爽朗。
  • 小名濱漁港檢測中心中,工作人員正在處理被測體。

在當地餐廳 遇見常磐海產美味料理

  • 居酒屋「酒縁てる」店主推薦的常磐海產料理們。
在拜訪過磐城的漁港早市、看了檢測中心測量魚貨的輻射量,並聽了磐城漁業協會副會長鈴木先生爽朗的一席話後,我們來到當地的餐廳,實際看看現在在磐城,大家都是怎麼品嚐常磐海產的。這次拜訪的餐廳,是一家叫做「酒縁てる」的小居酒屋,他們採用磐城當地的食材,特別是常磐海產,料理成一道道佳餚,搭配嚴選的福島地方地酒,可說是品味磐城的好選擇。店內菜單豐富,不僅有定番的下酒菜、主食,也有一些是季節性的料理,不過我們這次還是交由專業的店主夫婦為我們來一套「主廚推薦」菜單。

於是一道道擺盤簡單精巧的料理,陸陸續續陳列在我們眼前,每一道都風格獨具,像頗有高級感的「扁魚生魚片」、「多利魚生魚片」,和比較庶民味的「炸青眼魚(目光魚)」及「青眼魚一夜干茶泡飯」等,無不令人食指大動。而其中,扁魚生魚片薄切,半透明肉身透著新鮮的粉紅色,搭配的並不是一般常見的醬油和山葵,而可佐醋橘再加上菊花瓣和紫蘇花,嚐起來格外清爽宜人,可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。而被譽為磐城市魚的青眼魚,無論是酥炸,還是一夜干,都非常適合下酒。但要說最有日常感的,莫過於青眼魚一夜干茶泡飯囉。

另外,店主還準備了「醬燒星鰻」和「友醋鮟鱇魚」兩道料理,不說醬燒星鰻好下飯,那道友醋鮟鱇魚更令人驚艷。利用川燙鮟鱇魚皮加上特調友醋(主要由味噌、砂糖、醋調製,也稱「共醋」),除去海鮮特有的「海味」外,嚐起來也別是爽口。

扁口魚生魚片。

  • 青眼魚一夜干。

與海同禍福 與海同悲喜

  • 磐城潮目之海的日落。
告別了居酒屋的店主夫婦,腦袋裡回繞著採訪下來一整日的種種畫面——早市中大家認真工作的樣子、居酒屋店主夫婦說起常磐海產和料理的樣子、鈴木先生談起漁業現況和未來的樣子等,感受到的是一份堅毅及生命力。傍海而生的磐城人們,注定與這片潮目之海一同悲喜,儘管天災讓海為大家帶來苦痛,卻也帶給他們許多日常的幸福,包括美麗的景色、宜人的氣候、美味的食材,及令他們驕傲的「常磐海產」。

為了維持這一份驕傲,磐城的人們從上到下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著,包括不怕麻煩地自主嚴格檢驗魚貨、公開公布檢測數據,並繪製成簡單易懂的圖表或資訊,公布在市內各個相關的公共設施中等,讓更多當地民眾和外來者知道當地漁業及海洋的現況。畢竟諸多懼怕,大多源自於「不可知、不知道」吧。而下一章,我們會帶大家移步到位於濱通北部的相馬市,一樣看看震災過後當地漁業復興狀況。
Comment
POST
  • e 2020.12.09 回覆
Related Article
  • PARTN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