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日本極上美食之常磐海產特輯】05 食在安心?福島當地魚市現場直擊之相馬篇

東北 觀光 311 2020.12.01
因霸氣十足的傳統活動「相馬野馬追」而聞名的相馬,也是常磐海產的重要產地之一,特殊的松川浦潟湖地形,賦予著小鎮特別的景觀及食材。然而在震災之後,當地的漁業和生活還好嗎?

愛馬也愛海鮮的小鎮

  • 在南相馬市立博物館中模擬還原相馬野馬追的祭祀活動場景。
在「日本極上美食之常磐海產特輯」的第4章,我們帶大家前往位於濱通南邊的磐城,看看當地魚市場、餐廳等現況,而這回我們將場景換到濱通北邊的相馬,或說是包括「相馬市」和「南相馬市」兩地的「雙相地區」(本文中廣義稱為「相馬」)。在我們和大家介紹相馬這個地方之前,想必已有不少人聽說過「相馬」的大名,畢竟這裡保留了日本非常古老珍稀的傳統活動「相馬野馬追」,而作為常磐海產的重要產地之一,相馬擁有別是閒適自然環境,其中潟湖松川浦,更賦予其特別的景觀及特有的美食食材。
  • 南相馬市馬事公苑中練騎的馬兒與馬術士。
在聚焦相馬當地的漁業及海產之前,還是簡單和大家介紹一下「相馬野馬追」這個傳統活動。這是現在日本全國唯一能見到大批古騎一同出動馳騁的傳統活動,也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,其中包括「野馬懸」、「甲冑競馬」和「神旗爭奪戰」三大內容,歷史久遠可追朔到鐮倉幕府成立前。最早,它其實是當地的相馬氏的先祖「平將門」的一種軍事訓練方式。由於鐮倉幕府政府成立後,禁止再舉行這樣的軍事訓練,而「相馬野馬追」則轉化成一種祭祀大典,被流傳了下來。如今,大多在7月最後一週舉行,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國外,都是不少日本武士文化愛好者和歷史迷們必朝聖的祭典。

即便不是在祭典期間到相馬,無法看到實際祭典的樣子,也能在當地的南相馬市立博物館中見到相關資料和文物。且包括在南相馬市立博物館周邊、南相馬市馬事公苑等地,也能見到不少馬兒的身影,而祭典中會出場的250來匹馬兒,也有一半是生活在相馬這一帶。值得一提的是,南相馬市馬事公苑中的室內練馬場,也是日本國內最大的室內練馬場。
  • 相馬的海岸線。
一年一度的歷史盛典「相馬野馬追」固然有名,當地生活與馬兒亦存在著絲絲縷縷的連繫,但傍海的相馬,與海共生也是亙古難變的日常。若說「相馬野馬追」是當地擁有的珍貴文化資產,那當地擁有的珍貴自然資產,則是被選為日本百景之一的「松川浦」,也稱作「松川浦縣立自然公園」。因海灣被沙洲封閉而形成潟湖,與海相隔的水域上能見到零散島嶼,乍看之下與日本三景的「松島」神似,因而松川浦也有著「小松島」之稱,孕育著許多稀有物種,年年有候鳥棲息,更是當地青海苔養殖的絕佳場域。

與此同時,受惠於黑潮與親潮交會,相馬亦是常磐海產重要的產地之一,漁業理所當然也是當地非常重要的產業之一。接下來,就跟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地漁業的目前的狀況吧。

路遙知馬力 相馬漁業的步步重振

  • 相馬市原釜漁港。
位於濱通北部的相馬地區,在311東日本大地震及後來的核外洩意外中的受創程度,相比南部的磐城更加嚴重。根據網路資料的綜合數據統計顯示,當地因震災引發的海嘯造成的喪生者超過千人,重創當地漁業戰力。而原來該地區所能捕獲的常磐海產多達200多種,平均一天能見到30~40種不同種類的新鮮海產,震災過後戰力大失,且因核災過後的各種限制,亦讓相馬當地的漁獲量深受影響。
  • 福島災後的滿目瘡痍。
相馬地區受災的景象、影片在網路上依然有所刊載,在南相馬市立博物館中,也保留了一部分地區受災的照片及災後留下來的物品。儘管在災難中痛失親友、夥伴、家園、漁船,還有曾有的漁業榮景,但生存下來的人們,依然需要面對明天,相馬的漁業必須振興。震災至今,已經將近十年,而我們這次造訪相馬一帶,迎接我們的,是依舊美麗的海岸風景,以及專注於日常工作與生活的,一張張認真的臉。

採訪當天早上,我們拜訪了位於相馬市的原釜漁港,一樣從漁港早市來見學第一線漁業人員們的日常作業。同樣依循福島縣政府的政策,相馬當地漁業的作業流程,基本上和磐城的漁業業者們一樣,在漁民們將漁獲送上岸後,為早市競標進行簡單分類,並依照種類一一採樣檢驗其輻射含量,確認在漁業協會規定的標準值以內,才得以將所有魚貨開始進行流通。這漁業協會自發性地嚴格檢驗,相馬當地漁業業者亦大力配合,只為一步一步讓漁業自震災後的陰霾走出,使民眾對常磐海產重拾信心。
  • 原釜漁港中,回港漁船將一桶一桶的漁獲送上岸。
  • 漁民們在船上將魚大致分了類,可見到各式各樣不同漁獲。
目前在原釜漁港的漁船,雖然也有大有小,但即便說是「大船」,也就是5到6名船員,而小船很多都是「一人漁船」。他們在凌晨出船,有的會在松川浦瀉湖內作業,有的會出海,只是規模有限的船隻,意味著運載量及人力也有限,儘管靈活度高,但可到達的海域亦有限,若想要捕獲像雪蟹那樣的深海海鮮,自然就要有噸位更重的船前往。
  • 原釜漁港中工作人員分裝魚貨中,按照種類及大致重量大小,分成一籃一籃方便客戶挑選競標。
原釜漁港的早市競標比較機動性,因為漁船到港的時間先後不同,因此競標也分時段舉行。不過競標的形式大致也和磐城一樣,港內工作人員會將這些魚貨按種類及尺寸分成一籃一籃,待到場的海產商家或餐廳業者前來競標。競標者也是各自有專門用紙,看到中意的魚貨,則在紙上寫好出價,放在該魚貨籃中,最後再一起公開得標者及金額。與此同時,無論當日漁獲中有多達40種魚類,亦或是更多,都免不了要一一採樣接受檢驗。到場陪我們觀摩的相馬雙葉漁業協會的代表理事組合長「立谷寬治」先生表示,就算是某種類的魚只捕到一隻,依然不得被販售,必須作為樣本進行送驗。只是因為這樣,對漁民實在不大好意思,因而協會都會掏錢和該漁民「買」樣本,只為得以盡可能地做到全面性的檢驗,好讓民眾放心。
  • 原釜漁港內早市作業的樣子,也許你會發現,裡面有不少女性工作人員。
  • 原釜漁港內的魚貨檢驗室。
在原釜漁港中,本身備有專門檢驗的檢驗室,一樣每天進行已成為日常的檢查,若有遇到特定魚貨輻射含量超過漁業協會規定的標準,該類魚將會全面停止出貨,進一步送到官方檢測中心做檢驗。在嚴格執行魚貨輻射含量檢測的基礎上,立谷先生告訴我們,目前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,相馬一帶目前的漁業僅恢復到震災前的20%,希望能在未來五年中,能將漁業至少恢復到50%的狀態。為此,他們正在努力打造新的大船,噸位更深,並能容納更多漁民出海打魚。值得高興的是,相馬當地近年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漁業有興趣,若能培養起來,日後必將成為相馬漁業復興的重要戰力。

看著自漁船移動上岸那一桶桶各式各樣的魚類,看著早市業者們競標的一籃籃魚貨,我們又一次見識到常磐海產的豐富性——光是這20%的魚貨就讓人大開眼界了,難以想像完全恢復到震災前的相馬漁業會是怎樣繁盛的榮景。「相馬的常磐海產最大的特色,就是種類繁多,而且還都很好吃啊!」談起自家漁業的特色,立谷先生眼裡光芒閃爍,自豪全寫在臉上,「就這裡海岸線和沿海海底坡度比較平緩來看,扁魚是最好的選擇,而且相馬的扁魚在日本是數一數二的!」說到最後他不忘強調:「相馬這裡出產的魚真的都很好吃!」

在當地餐廳 遇見常磐海產美味料理

  • 相馬當地餐廳「タコ八」的常磐海產料理。
就衝著立谷先生的這句話,到了相馬當地的我們又怎能錯過造訪當地美食的好機會呢?這次我們一樣找到了主打當地海產料理的小吃店「タコ八」(章魚八),想要來嚐嚐立谷先生推薦的扁魚、松川浦的青海苔,和相馬有名的鄉土料理「北寄貝炊飯」。「タコ八」的菜單選項果然豐富,而且它有季節限定的套餐,將當季特色料理全都囊括在一起。但⋯⋯我們最終還是選擇放棄菜單,直接麻煩老闆幫我們「主廚推薦」。

首先上桌的,就是立谷先生口中最推薦的扁魚的生魚片。半透明的肉身雪白晶瑩,並帶著新鮮可人的粉紅色,盛在鋪著紫蘇葉的盤中,搭配同樣是福島產的玉鈴醬油,滿是福島好滋味。接著登場的是松川浦的青海苔,特別的是,主廚是將青海苔油炸,可說是顛覆了筆者對於「海苔料理」的印象。油炸青海苔搭配白蘿蔔泥和些許生薑,嚐起來香脆而爽口。若說前面都是「前菜」,那麼再上桌的「北寄貝炊飯」就是這次的主食囉。有著「濱之食譜」之稱,北寄貝炊飯是相馬一帶非常常見的家庭料理,而「タコ八」以如同鰻魚飯常見的方形鰻重箱盛裝,開箱時清香撲鼻,彷彿讓本已美味的北寄貝炊飯再添風采。北寄貝炊飯的用料並不複雜,當然還是以常磐海產的新鮮北寄貝為主,加上醬油、酒等炊飯的基本調味料蒸煮而成。就是因為簡單的料理方式,讓其成為相馬日常的一部分,更容易品嚐出常磐海產的鮮美。

就在我們還沈浸在北寄貝炊飯的美味中,「主菜」登場了!那就是日式醬蒸比目魚,日式醬油微甜而清,而魚肉入味軟嫩,即便不搭配白飯直接品嚐,味道也恰到好處。
  • 炸青海苔,搭配白蘿蔔泥與些許生薑。
  • 日式醬蒸扁魚。

復興路千里 始於足下

災後將近十年,相馬一帶的人們在受災的傷痛中平復,一步一步重建著,包括著許多人賴以為生的漁業。總是想起漁業協會的立谷先生,因為訪問有點緊張,卻又充滿希望地說著,現在相馬漁業只恢復到震災前的20%,未來五年中希望可以恢復到震災前的一半。就憑著這樣明確的目標,當地人們一步一腳印,配合政府和漁業協會的策略,嚴格落實對於魚貨的檢測檢驗,每一天認真在自己的領域中努力著。這與馬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地方,或許也有馬行千里路一樣的堅持耐久的精神,正走在他們振興的路上。

這兩章在了解當地漁業現況之後,下一章我們將待大家再深入探究,關於目前針對常磐海產的輻射監測檢驗,具體是如何進行的。
Comment
POST
Related Article
  • PARTNERS